查看: 617|回复: 1

我老老爷爷的故事

[复制链接]

261

主题

352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31
发表于 2019-9-9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山东省沾化县一带,人们把爷爷的父亲称为老爷爷,把老爷爷的父亲称呼为老老爷爷,我的老老爷爷活着的时候,是当地很有名的商人。
       我小时候是听着老老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给我讲故事的是我的爷爷。我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讲他爷爷的故事。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爷爷还活着,他曾专门到老县城找到我,领着我到残存的老县城城墙东门附近,指着一处民宅无比惋惜地说:“你老老爷爷就是在这儿开洋布店的,那个时候的生意真红火啊!整个沾化县没人不知咱家的洋布店,可惜后来被我爹败了家。”我爷爷在痛惜了一阵后,又用庆幸的语气说:“也多亏你老爷爷赌博玩钱输掉了家产,要不然我就被划成地主了。”
        我老老爷爷生在光绪初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大家人只有几亩薄田,没吃过几顿饱饭。他长大后,到处给人打短工,尽管他长得虎背熊腰有一把子力气,东家都喜欢雇用他,但是由于沾化县土地贫瘠,蝗灾干旱连连,地多的也不好过,仍旧食不果腹。一大家人多亏我老老爷爷每年春节去北京贩来糖果买,要不然连春节也吃不上一碗饺子。
       光绪三十三年,沾化县春季大旱,秋季大涝,黄河又在利津县薄家庄决口,水侵入沾化县境,民不聊生。我老老爷爷看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听了他表哥的劝说,去周村找事干。
       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清朝后期,"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远近富商巨贾云集,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汇聚的商贸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后,周村辟为商埠,商贸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都与这里有生意往来,大街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当地有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 。
那个时候没有汽车,我老老爷爷是徒步从沾化走到周村的。这天,他来到了周村丝市街,又累又又饿,红高粱饼子早啃完了。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几枚可怜的铜板,走进了一家饭铺。他要了一碗最便宜的面条,正想吃,突然发现身边的方板凳上有个布袋子,他也没多加理会。他吃完了面条,又喝了一碗面汤,也不见有人来拿这个袋子,马上疑惑起来,立刻想到这是有人把袋子忘到这儿了。他提了一下袋子,发现很沉,打开一看,立刻傻了,里面全是亮光光的银元。
我老老爷爷的心扑扑直跳,他这辈子才见过几块银元啊!这些银元足够一家人生活二三十年。他想到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想到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是,我的老老爷爷是善良的,他从小就知道不义之财不能取,他想:这么一大笔钱,丢钱的人不知急成什么样,说不定也有一大家人要养,如果出了人命,我的罪过大了,他看周围吃饭的人不像丢钱的,也就没吱声,把钱袋子还是等着失主吧。
      到了傍黑天的时候,终于有两个人进了饭铺,其中一个人脸色煞白,这个人进来后直奔我老老爷爷坐的桌子。我老老爷爷看得出他就是失主,站起来问来人丢东西了吗?脸色煞白的人眼里立刻放出一种惊喜的光芒,连连点头说丢了钱袋。我老老爷爷对来人说等他很久了。来人说了袋子的颜色和里面的银元数,全对上了,果然是他丢的。这个人哭着给我老老爷爷跪下了......
       原来,来人叫宋元福,是临近的邹平县人,在周村他亲舅舅的布匹店里当伙计。今天是他舅舅店里回收欠款的日子,上午,他舅舅让他到周围的散户手里收欠款,清欠很顺利,刚过中午就把三百零六块银元收齐。宋元福走了很多店,说了很多话,既累又饿,走到饭铺要了一盘猪头肉喝了半斤酒,酒量不大的他有点酒意,结果回去时把钱袋子忘到了方登上,也多亏他前脚走,我老老爷爷后脚就进来了,要不然被别人发现,说不定就不给了。
       宋元福晕乎乎地回到店里,他舅舅和他要收的银元,他才知道钱丢了。他要顺原路回来找,他舅妈不让,和他舅舅说钱肯定让他贪了,他出去溜了肯定不回来了。他舅舅觉得舅妈说得有道理,就把他绑起来逼问,宋元福委屈得直哭,一番折腾后,宋元福的酒醒了,肯定地和他舅说钱忘到街东头的饭铺了。他舅舅派了一个人,监视着宋元福出来找钱,结果碰到了我老老爷爷。
       宋元福把我老老爷爷带到了他舅舅的店里。原来,他舅舅是周村数得着的布匹批发商。他舅舅听了事情的经过后,啧啧称奇,要拿出钱数的一成答谢我老老爷爷。我老老爷爷严词拒绝。后来,宋元福的舅舅听说我老老爷爷是来找活干的,忙不迭地请我老老爷爷在他店里干,工钱比我老老爷爷一家人种地的收入高许多,真应了那句话,好人有好报。
       我老老爷爷在周村干了三年多,做生意兢兢业业,博得了东家的青睐。家里靠他挣的钱总算吃上了饱饭。后来外国布匹大量涌进,东家让我老老爷爷在我们老家县城东大门附近开了一家洋布店,赊东家的货来买。由于民国后,县里大力发展工商业,再加上我老老爷爷实实在在,我老老爷爷把生意做得兴旺发达,成了闻名全县的商人。城南甜水井村的陌生人李老汉来县城买布欠了两元钱,我老老爷爷把一片碎瓦摔成两半,他和李老汉一人一半,下一个赶集的日子,李老汉的儿子拿着另一半碎瓦对上后把钱还了,我老老爷爷就把两片碎瓦都扔了,表示李老汉没欠帐了。这件事在沾化县传为佳话。
       我老老爷爷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老爷爷)最小,由于是独子而娇生惯养。我的老爷爷和我老老爷爷比起来,那真是戴着斗笠亲嘴——差远了。我老爷爷打鱼摸虾赌博玩钱不务正业,再加上县里土匪汉奸猖獗,只能关店卖地,终于在我老老爷爷去世一年后,把一份大家业败光。到了一九四七年,全家又沦落到穷人的行列。我们家倒是应当感谢我老爷爷,要不是他败光了家,就成地主了。
       我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民办教师,由于一心扑在教学上,责任田经常草苗不分,村里人说我随老爷爷,不务正业。后来,我进城做了商人,买了车买了房,村里人又说我随老老爷爷会做生意。呵呵!我想村里人后面的议论应当是对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1533

帖子

55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15
发表于 2019-9-10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祝教师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