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英 于 2019-10-19 19:37 编辑
助人为乐必有福报 文/杨紫英(美国)
在我的一生之中,有两位女性对我的成长影响很深。一位是生养我劬劳的妈妈,另一位就是和我在一起生活时间最久的女性——我的婆婆。这两位宅心仁厚的妇人,她们也都有一个辛苦奋斗的人生,但她们良好的德行,不仅影响了她们自己的一生,更是我的人生一直奉为表率的楷模。 婆婆年轻的时候是小学老师,六十多年前小学老师的待遇也不高,但因婆婆是优秀老师,所以有很多学生家长,在放学后,三轮车载她去家里为孩子补习功课,所以她有一些外快收入,家中没有缺钱的问题。她有一位好同事马老师,因为一连生了七个小孩,先生虽是公家机关的一个科长,但孩子生得多,马老师的经济负担很重。婆婆説马老师经常拿个空皮鞋盒子,来跟婆婆「借」一盒米回家下锅,或是在月底来借一些钱买菜用。婆婆都很体谅她,总是帮忙她渡过难关。有一年她因为有急需,又来向婆婆借銭,由于数字比较大,差不多相当于婆婆十个月的薪水,婆婆听马老师向她哭诉,因为她儿子做生意亏了,欠下了一笔不菲的债务,急需要銭,而且快开学了,还还要为其他几个孩子筹集学费,她一时情急竟跪地请求婆婆,一定要帮这个忙,并説钱分二年还清。婆婆心慈,看在已是20多年的好同事份上,也没有要她写借据,就借给他五万元台币,马老师非常感恩的谢谢婆婆,言明到期一定清还。 第一年的确是还了一万元,但到了第二年底都过了二个月,也没见马老师提及还钱的事,当婆婆问起此事时,马老师总是借故推託,最后婆婆看他儿子生意又重新做起来了,而且婆婆准备买房子,才和颜悦色的去请马老师还钱,没想到马老师竟然説:“要什么銭?要銭没有,要命一条!”这让婆婆很伤心,伤心的不是为了那笔钱,而是难过自己的好同事,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此婆婆就再也不提这件事,因为她想起了“借銭给人,就要有心理准备收不回来的一刻”这句话。马老师后来就像没这回事一样,継续跟婆婆交往,婆婆也没有跟她撕破脸,只有自己苦一点,多兼几个家教,再多存些銭再来买房子。 可是马老师毕竟是为人师表的,人穷才志短,直到婆婆买了房子,马老师的孩子也都一个个出来做事了,她才陆续还了这笔帐。我还记得我嫁来夫家第一年,我为了婆婆过生日,邀请了婆婆好友们在家办寿宴,马老师也是座上客。我看到马老师带着满脸笑容,默默交给婆婆一个信封,她们俩人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相互握了对方的手。后来婆婆吿诉我,那是马老师还清最后的债务8千元,后来她们依然是很好朋友。 婆婆老年时,很早就抱孙及曾孙,她的宿舍改建后重新分配,她又抽到最好的一楼金店面,每月的房租收入,就像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让婆婆从她一人白手成家,辛苦把遗腹子的先生教育成才,让她有个快乐的晚年。我想这可能正应验了台湾人说的“憨人是福”吧! 妈妈也是个富有仁慈之心的人,由于妈妈个性四海,所以跟巷内大部分妈妈都是手帕交。年轻时我们住在士林大东路的巷子底,住了一位具有花容月貌的陈阿姨,我长大一点,才知道她是以前上海有名的舞国名花嘉嘉,她也跟妈妈是牌友,我们都称嘉嘉为陈阿姨。她长得真的很漂亮,下巴上还有颗美人痣,我还记得痣上有好几根黑色的长毛,她常在手上夹根烟,优雅妖娆的身材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她和一个长得很英俊在舞厅做大班的周叔叔住在一起,并育有一女。陈阿姨年纪大了以后,変胖了早就不能下海了,所以家境不是很好。有一天我回家去看爸妈,妈妈跟我闲聊,説陈阿姨前两天带着两件丝棉袄来看她。妈説陈阿姨已经都六十多了,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去到人家当帮佣。年轻时她是娇滴滴出身的交际花,哪是能吃苦干活的人呢?所以断断续续的做不长久,老是换东家。现在自己的女儿也嫁人了,已经是自顾不暇,更是无暇顾及陈阿姨。于是想託妈妈把那二件丝棉袄卖了,看能不能换点现钱来过日子。妈妈听了这一番话,心中好生不忍,就拿了一万元给陈阿姨。陈阿姨是带着万分感激的与妈妈告别的,临走还不停地夸赞和羡慕妈妈生了七个好女儿,对妈妈说:“都是你的为人厚道,心地善良,所以虽然年轻时辛苦,可是到了老来享受孩子的孝顺,这都是您老人家一向待人亲切仁慈,一生助人为乐的福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