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7|回复: 1

谈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二)(《野老杂文选》之三十一)

[复制链接]

420

主题

476

帖子

402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24
发表于 2021-1-8 08: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
鉴于初中生只要求会写较简单的议论文,我们在讲议论文的结构时,只讲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它包括三个部分,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提出问题:也叫绪论或引论部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开头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一定要提出中心论点,或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或是先说事后议事在议论事件中提出论点,还或者通过引用典故、伟人名人名言等来提出论点等等,不一而足。 
  2. 分析问题:也叫本论部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文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运用大量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或是讲道理,或是摆事实,或是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来进行论述,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这部分是论证方法和过程的重心所在。  
  3. 解决问题:也叫结论部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结尾部分”。在这部分中主要是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从而指出解决办法并鼓舞人们的信念和意志。尤其需要指出三点,应特别注意:
  (1)总结全文时,一般用“综上所述”、“由此可见”等词语衔接上下文,显得过度较自然。
  (2)得出的结论,必须与中心论点保持一致,否则前功尽弃,达不能“以理服人”的目的。
  (3)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时,口气要委婉、谦逊,切不可居高临下、大气压人,把自己当成大人物似的,别人烦,就削弱了文章的说理性和感染性。一般可先用“朋友们”等词,再提出人人都可接受的要求。
从论证的角度看,提出问题部分又称“总论”;分析问题部分又叫“分论”;解决问题部分又称“总论”。因此,我们便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归结为“总——分——总” 的模式。如图所示: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引论、绪论)——开头}(总)   
  分析问题{用论据证明论点————(本论)————正文}(分)  
  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 ————结尾}(总)
  (六)议论文的阅读
在了解了前文(一)、(二)、(三)、(四)、(五)节的知识之后,我们再来谈议论文的阅读似乎就应该容易得多了。那么,我们在读议论文,尤其是阅读立论文时,应该“读”什么呢?也就是说在读每篇议论文时,应掌握文章的哪些知识?  
    1.字、词、句、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在此,这些知识笔者不做详尽的解说。)
    2.文章所议论的问题(论题)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分论点的各是什么,论点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的?
  3. 文章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论点,各是什么论据?如把事实论据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如何概括?
  4. 文章都用了哪些具体的论证方法?每处要能指出来。
  5. 文章注重了讲道理,还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这些整体的论证方式一定要弄明白。
  6. 文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结构:(1)总——分——总?(2)总——分?(3)分——总?根据结构能划分层次段落,并能写出意思,最后能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 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怎样组织论据论证论点的?如何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呢?
在阅读议论文(立论文)时,能把握上述七个大方面的知识,那么这篇议论文基本上被你读透了!看,有什么难的?
  下面举例子,来看看议论文应如何阅读:  
  说“勤”  
  (1)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事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2)勤,对于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3)勤出成果。马克恩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踏遍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上千本,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4)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妥,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甠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作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的时候,每次只读五十个字,一篇小文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 ,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5)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学业、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知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 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学业、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这篇议论文全文共5个自然节,阅读分析内容如下:   
  1. 本文的“论题”是“勤”,作者在第(1)节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学业、事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论点的提出是在引用俗语和名人名言的基础上提出的。这里运用的是“引证法”。这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即“提出问题”部分。
  2. 第(2)(3)(4)节是第二部分,即“分析问题”部分,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第(2)节先对“勤”作了诠释,即一个“善于”五个“勤于”,然后引至下文,这节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3. 第(3)(4)节分别提出了“勤出成果”、“勤出智慧”两个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第(3)节用了马克思写《资本论》、司马迁写《史记》、歌德写《浮士德》、陈景润攀登数学高峰、曹南薇考上研究生5个典型事例来论证分论点“勤出成果”,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5个事例后是针对其分析,紧扣论点。这是运用的“例证法”,更是在“通过摆事实进行论证”。第(4)节用了德摩斯梯尼和陈正之两人的典型事例,论述分论点“勤出智慧”,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两个事例后又是针对其分析,紧扣论点,这又是运用了“例证法”,也是在“通过摆事实进行论证” 。这两节的论据是事实论据。
  4. 第5节先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先用“正反对比论证法” 论证 ,再引用名人名言论证,又是用了“引证法”。最后一句话是委婉的要求或说号召。这节是“通过讲道理进行论证” 。其论据是理论论据。这第(5)节是全文的第三部分,即“解决问题”部分。
  5. 全文采用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来结构文章的,运用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式,综合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等论证方法。
总之,读了本文后你能掌握了上述5个方面的知识,就说明你会读议论文了,知道该怎么去读议论文了,也就会写议论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352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35
发表于 2021-1-9 0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于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