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5|回复: 1

散文 诗海初探

[复制链接]

1706

主题

1732

帖子

85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26
发表于 2020-4-21 2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5岁,浙江天台人,定居临海市。今天与诸位分享诗、词的创作体会,万分运幸。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我自幼爱好诗歌,总喜欢写几句。但不懂平仄,写的尽是顺口溜,也少与人交流。后来有了电脑,有了扣扣,有了扣扣空间,我就为自已定下一条规定:用诗的形式写日记。廿几年来,坚持不懈,水平不断提高,技巧也逐步完善。共写了一万五千余首诗词,并参加千余诗群交流。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左右,选新作三首,随意发二百扣、微群,二十平台,六网站。每天能收到五、六平台为我制作的链接,有的还配上朗诵,有的还广发到海外。也得到一些荣誉。自觉夕阳有为,青春再现。今天与大家分享两点体会:(1.)写什么;(2).怎样写。
(1)写什么
诗歌写什么,看似不成问题,却普遍存在。今天我们就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讨论一下吧。前些天,老年大学几位同志请我改诗。我一看,尽是报上的语言。押韵虽对,但平仄错的就多,对仗更不要说了。我说不符格律,不能算律诗。他们说那就当打油诗吧。但重大题材用打油诗写似乎又不妥当。这些朋友都在诗词班学了几年,知道什么是永恒的主题,也懂格律,可就是思路狭窄,与现实生活脱节。平时写的诗,别说爱情,就连风光也少。我说你们身体都还不错,何不走出家门,看看春光,写写自已的所见所闻。但他们总觉得习惯难改,喜欢紧跟,虽然创作辛苦,却也情愿。如近阶段,净写防控。千篇同貌,百句共词。我曾参观一书画展览室,都是同一题材,缺少精品,毫无生气。
还有些朋友,喜欢浏览别人的作品,看见好的,就写和诗。这也不错。与人唱和,能增进情感,也能提高自已的水平。可长此下去,不自搞创作,总是不妙的。我曾与人说起过,他说创作难,无从下手。以上现象在诸友身上是否存在,我不得而知,故稍提下。
我认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题材。岁月如歌,春光无限,灵感无限,诗词同样无限。生活含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两方面,当然包含政治。有人问我:朱老师,西藏林芝的桃花照片,你怎么拍不完?临海灵湖的诗,你怎么写不完?我说:桃花的姿态处处不同,背景各异,所以照片拍不完。灵湖的景色,视觉随机,变化转瞬。虽非常熟悉,却依旧流连,总是所感不同吧,故诗篇不绝。一个人要写好诗,首先要丰富自已的生活,兴趣广泛,眼界开阔。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要识人无数。见多识广,自然下笔如神。
(2) 怎么写
怎么写诗。写诗如造房子,先要打好基础,再粉墙上栋,构建自已心中的美庐。现在先说打基础。基础就就广积词汇,丰富生活览历。
广积词汇,这就要提多读书,读好书。要准确体味文章意义,理解词义词性,遣词造句做到词能达意,用词切忌生造。有人问我如何写好诗。我说:用平常的词汇,写平常的事,写出不平常的诗句。象“两个黄鹂鸣翠柳”,“故人西辞黄鹤楼”等,都是平常语言,却千古流传。
有的人喜欢堆砌华丽词藻,有的人喜欢引入隐僻的典故,还有人喜欢选用少见的冷字。自以为高明,实际上在自已与读者中间,垒起了一堵墙。欣赏诗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总不会带着字典来读诗吧。我们的诗,是写给今人看的,我们的对象并非古人,这要心中明白。当然,这并非说写诗可白话连篇。写诗还须讲修辞,还须添灵气,这就须你巧妙构思,这就是水平。
掌握词性词义,在写律诗时尤其重要。对仗讲究的就是这个。你只有准确掌握词性词义,准确掌握对仗规则,才能应用自如,工宽有度。
有丰富的生活览历,有多样的生活情趣,你就能从岁月如歌走向歌咏岁月。我自幼向往山水。青壮年时忙于工作,到五十五岁后稍感轻松,我就偷闲捉空,四处旅游。十五年间游遍全国的名山大川。六十八岁时独闻西藏,所获甚丰。现在七十五岁了,仍每天出外转半天,既健身,又采风。所以我能做到每天有新作数首,每天在数百群中发三首诗词。创作源远流长,毫无吃力劳累的感觉。我出外时,见风光便摄,有灵感便咏,随手传入网络。我的扣扣空间,有照片九万多张,纪录了南北风光,东西习俗,这些都是我创作的素材。我最喜欢的创作方式是,在野外边观赏,边拍摄,看见好风光便咏上两句,配照随机发到扣扣空间。一路下来,能得诗五、六首。回家后再整理成篇,当作日志发表。创作形式以诗词为主,一星期也写几支散曲。每天写的诗词,内容尽量不单一,有风光,有时政,也写写人生感悟。使网友读了不觉乏味。
以下就是我登水磨坑随咏,是边游边咏的作品。
  《五绝   水磨坑杂咏六首》
《水磨坑》
陡峭步斯文,清泉隐白云。山花随处艳,鹂曲不时闻。
《逢乡邻》
拐杖途中捡,乡邻意外逢。登高同道路,觅趣各西东。
《麦莓花》
涧咏淙淙曲,风传淡淡芳。麦莓花已艳,夏至果堪尝。
《山泉》
泉汇便成池,比邻青竹枝。煮茶宜此水,赏景合当时。
《渔网》
春光一揽收,却有几分惆。水洁鱼稀现,罗张欲不休。
《赤师庙>
庙静游人聚,羽飞球拍扬。煮茶求解渴,积木为蒸粮。
我的生活兴趣也挺广泛。曾自吹人生八雅我占七,还写成七律一首。我爱旅游,会摄影,会拉琴唱歌,会烹调,爱喝酒吃肉,也种花养鱼。我自已拉琴,支三脚架自拍录像,再制成片发到优酷网上。有数小时的剧片,也有几分钟的乐段,可随时回放。兴趣广,见识丰富,你就能出口成诗,左右逢源。既接地气,又不俗套,当然能广受欢迎。所以会有人替我制作转发诗篇。
以上两方面,是写诗歌的基础。夯实了基础,接着就要说说写诗的格律三要素,这是必须掌握的。
   1.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将同一韵部的字,放在诗、词、曲的固定位置,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诗一般在偶句的尾字。押韵是诗的第一要素,无韵就不算诗了。现在常用的韵有《平水韵》与《中华新韵》,两者的区别,我非专家,也说不好,就此带过。我习惯用《平水韵》,在座朋友,可据自已的特点选用。写诗的人,应该都有工具书,格律三要素,工具书中都有。好多人向我请教买什么书,我多推荐网购赵京战的《诗词韵律合编》。我的创作都在电脑上进行。写出第一句后,就打开《诗词吾爱网》,点韵部,就出现相关的字,我需要用的韵字就在里面选。所以说,押韵的问题,只要你重视,知方法,应该很好解决的。
2.平仄。平仄是声调的讲究。诗歌是吟唱文学,一句之中,两平两仄相间递用,声调波澜起伏,上口悦耳,富有美感。因此唐宋以来,诗家对平仄特别重视,有的人甚至说,诗写得最好,平仄错了,也是次品。就是我看诗,也先看平仄,再看内容、技巧。如果诗赛,平仄错了,一票出局。
如何区分平仄呢?古今汉语都有四声说法。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汉语还有入声,计入仄声。入声的常用字大概百余个,南方人易掌握,北方人就难了些。这就须下功夫,去记、去识,自然成功。
我读书时,老师没教过平仄知识,小学时也不说普通话,所以平仄不懂,临老学习。学平仄,并不是靠听课就能掌握的,全凭自已看资料,仔细体会、辨别,边写边纠正才能掌握。我那时与诗友鉴湖游子结对,我写好,他就来找茬子。我起早写好诗,发到扣扣空间。他一来,就给我指出几处错误。开始时,我总乐于接受。到后来,真的不耐烦了。千辛万苦,却还是错误甚多,莫非故意刁难我?想归想,还是虚心接受,再改。就这样,半年时间,终于掌握平仄知识。
社会上,真懂平仄的人也不多。我市退教协杂志审诗稿的老先生,高中语文教师,我曾与其旅游,知他不懂平仄。故所发的诗文尽是顺口溜,《水调歌头》少了一句也不知道。可叹。
3.对仗。对仗是修辞讲究。意指两两相对。诗中上下句构成一联,也叫对联。要求词面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风、绝句和词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但律诗,要求特别严格。对仗分工对、邻对、宽对几种。
工对。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对恨别,花对鸟,溅泪对惊心。“银河闸启琼台涌,玉阙霞垂仙谷依”。银河对玉阙,琼台对仙谷,皆同一小类词语相对。
邻对。如“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里的落木与澄江,千山与一道,非同一小类词语,但给人感觉还挺挺工整的。再如“百花园里精灵舞,两水村西燕鹭迎。”百花与两水,精灵与燕鹭,亦同理。
宽对。“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对一水,落对分,皆工对,可青天外却对不上白鹭洲。“石阶叠叠村何在,林海茫茫客暗惊。”石阶叠叠对林海茫茫,可谓工,村何在对客暗惊就远了,也无须太强求。
对仗是为诗意服务的,不必太拘泥死板。只要词性相同即可,意境为先。
诗的格律还有许多细则,我也非专家,无法一一详说,全靠诸位在创作中自加探究。
4.建议。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格律知识后,就要大胆实际,多练多写,好诗歌是写出来的。从简单到复杂,先绝句后律诗。严格要求自已,写好后一定要校对一下。现在通过网络校对平仄挺方便的。
另外,写好后须读几遍。有时,写的诗平仄符合要求,看似挺好的,可读起来别扭,不顺口,这须再修改。诗是给人读的,须琅琅上口方好。
5. 补充。古风与近体诗的区别。我们熟知的格律诗,完善于唐代,被唐人称为“今体诗”,宋人称之为“近体诗”,直至如今。唐以前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诗,统称古体诗,即“古风”。
古风与近体诗区别有四点。(1)不讲究平仄。(2)虽押韵,但较宽,中间可转韵。(3)句数不限,同一首中可出现不同字数的句式。(4)叙事多直白,少有做作。如《木兰辞》,虽描写女儿家,却英姿飒爽,毫无缠绵之嫌。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深沉,虽悲怆,却豪气。古风与近体诗,没有谁难谁易之分,要写好同样难。可惜现在很少有人写古风了。谁写古风,容易被误解成不懂平仄,不知格律。就是有谁能写出当今的《木兰辞》,我想也少有人赞赏,社会环境变了,创作氛围也变了。
诸位,我学历不高,写诗入门也迟,全凭勤勉,才有些微成绩。以上说的,全是自已的体会。有些诗例,也取自我的诗作。我说的属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3218

帖子

938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380
发表于 2020-4-23 1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老师的散文同样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