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槐 高春堂 王班 于仙田 著 内容简介: 朋友,您肯定读过著名作家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吧?曲波在这部长篇小说的扉页上这样写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这部长篇小说《龙头槐》的主人公就是曲波、杨子荣的战友——高波! 长篇小说《龙头槐》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胶东山村土生土长的剿匪英烈高波短暂传奇的一生,讲述了高波在党的培育下从一个乡间顽童成长为一名人民军队的优秀战士和战斗英模的成长过程,从而向读者展示出了一幅胶东人民子弟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经受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部队跨海到东北后爬冰卧雪、英勇剿匪的历史画面。小说在塑造刻画高波这一英雄形象的同时,着力讴歌了高卓臣、高春兆、于连江、高洪昌、杨子荣、曲波、王学俭、王振先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无私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丰功伟绩。 扉页题词 父母大人安好: 只从八月的中旬我们的队伍便很快开到前方去了,我沒有捎家信。这里我们已经跟敌人战斗好几次了,儿的战斗经验也在逐步提高。上次父亲来信说由于年纪大了,眼也花了准备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我看这是不对的,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原因,但是仍然要为革命工作多多负起责任。 父亲也曾看到报纸上登的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了,但在投降当中它们有的部队仍然不交枪,我们就要坚决彻底的把它们消灭掉,现在我们的部队从前方转到莱阳,东北有新的任务需要我们去做。请父母大人放心吧,儿的思想是一切为了抗日,为了革命,为了保卫群众,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请大人把这个问题打通了。要知道现在一个青年人的决心就是坚决地消灭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一切法西斯主义,把祖国建立成一个独立自主、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别不多说,祝父母、祖父母大人好好保重身体。 儿 高 波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这是一封七十多年前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十九岁的战士高波离开家乡去东北剿匪前寄给家中的一封家书(现珍藏于黑龙江海林杨子荣烈士记念馆)。 让我们穿越时空,打开历史的陈封,去追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吧! 谨将此书,以最深的敬意献给高波烈士、八路军海军支队革命先烈以及高家村的父老乡亲们! 目录 楔子 第一回 高卓臣故乡遇强敌 高春兆断头志不挠 第二回 高新亭借兵龙虎寨 高卓臣谋划下尹家 第三回 高甸元逞霸设狗殡 羊狗疯贪色丧鳖湾 第四回 乔八爷兵临老槐树 于连江壮烈林寺山 第五回 演抗剧鹤丹惊大众 打夜狼鲁波救同仁 第六回 风流戏红颜遮耳目 龙头槐高村起风波 第七回 黎明团首演翻身戏 许司令号召震山村 第八回 高海亭求学逢乱世 报国路新婚离故乡 第九回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情窦初开女貌郎才 第十回 马石山群众遭劫难 高家村民兵显神威 第十一回 万第集村妹遇兵痞 赵官邸侠女斗淫魔 第十二回 高海亭家书传喜讯 于瑞芝枯木逢三春 第十三回 共产党党规惩玉男 八路军军法毙富乐 第十四回 打万第乡童开眼界 骑红马捷报传平安 第十五回 对台戏热闹万第镇 黎明团技压同麟班 第十六回 高家军私留战利品 于区长计收缴获枪 第十七回 盖新宅全家齐出力 上房梁木瓦对喜歌 第十八回 高新亭舞台悄入伍 薛玉兰月夜表衷情 第十九回 选警卫曲波添干将 打即墨新兵试锋芒 第二十回 校场上高波挫孙勇 渡渤海八路遇苏军 第二十一回 阻冰江高波借渡船 夺乌拉勇士灭悍匪 第二十二回 攻五常王高冲前阵 筹军饷双英镇烧锅 第二十三回 马喜山血洗新安镇 包作霖献身鹿道街 第二十四回 日侨女遇救谢八路 马国栋得胜归海林 第二十五回 小分队列车战土匪 谢家沟医院溢亲情 第二十六回 大药房老客抓敌特 牡丹江曲刘成姻缘 第二十七回 小火车满载穿林海 阴土匪蛇出设毒招 第二十八回 二道桥血拼护群众 冰雪地恶战陷高波 第二十九回 小分队寒夜寻乡亲 杨子荣匪营救战友 第三十回 好医护病房诀勇士 众战友海林悼英雄 第三十一回 闻噩耗高家痛亲人 看电影慈母哭爱子 第三十二回 王爷俩北京看首长 高父子海林祭英灵 第三十三回 迟将军题词赋军史 王学俭挥泪忆高波 后记 高春堂 初版附记一 王班 初版附记二 孙玉彦 王鲁民 楔子 开篇词: 龙头槐下龙门阵,亲朋畅叙樽前,硝烟烽火话当年。伴君唱老调,慷慨泣英贤。 故乡沙场擒敌寇,关东平匪争先,雪原林海战犹酣。举杯祭烈士,挥泪向青天。 相传, 高家村子里有一棵奇离古怪的老槐树,枝干上盘距着一窝能螫死耕牛的大黄蜂。黄蜂长约寸余,当地人称它斗蜂子,飞起来嗡嗡作响。由于它体积硕大,蜂窝里的蜂蛹也十分诱人,招致一伙淘气孩童的觊觎。当然孩童们也知道它毒刺的利害,灵机一动,便在大树下架起柴禾,火燎蜂房。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便将大槐树烧成千疮百孔。巨大隆起的槐树根部,深深地扎在石隙缝处,顽强地盘踞在岩石上,向大树提供着充足的养份,长年累月大槐树表层绕开烧伤,向外不规则地横生,包绕着黑树干,突兀顽强地延伸生长,千百年来形成琉璃疙瘩怪胞状,合围环噬着碳黑处,形成巨大的窿腔,根部的对接生长,又形成能猫腰钻进去的几处树洞。树洞内高大圆阔,足有石碾一般大,能容下七八个人,而外围则需要十几个人伸臂合围,树腔内壁依稀可见当年被焚烧的鳞黑裂状的痕迹,这当然也成了村里顽童们捉迷藏戏闹玩耍的一处十分诡谜的天然迷宫。在树腔内部向上攀爬,约丈余高处,恰有几处洞囗,大槐树本身生长在半山高坡,从树洞向外看去,恰似一座天然瞭望塔台,居高临下,周围村子大小路口、山涧溪流則一览无遗。冬季里,北风呼啸,古枝摇曳,树腔内如万乐齐奏,如同来自远古天籁的沉闷与怪啸,又恰似古老浑厚的晨钟暮鼓,在山野沟壑里滚滚响彻云宵,不知那朝那代村中先祖赐一恰如其分的名子——龙头槐。 龙头槐,浑然天成,宏伟雄壮,英姿挺拔。树干粗大突兀横立,树冠上没有婆娑茂密的枝叶,偶尓一些零星细小的绿色芽芽叶叶,被粗长的枝干高高擎在天空,仔细辨认才能知道这巍然屹立的庞然古怪灵物千年不死,依然存活着。由于她独傲在环绕村子蛇形山脉的南首端,加上耸立的枝干,如同高昂的龙头鹿角,挺立在村头高坡处,舞动村舍跃跃欲腾飞,这位赐名的先祖英明准确,喻意深远。亘古迄今,人们象敬奉祠堂里的祖宗一样顶礼膜拜,她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图腾,历代村中子民对龙头槐有着根深蒂固的虔诚与尊崇,无论走到那里,浪迹天崖海角、异国他乡,你的祖宗、你的故乡可以模糊不清,但龙头槐的座标却深深镌刻在村子里每位子子孙孙的心目中,因为她跨越千载,历经苍桑,阅尽人间春色,见证了世事变迁的人间冷暖,而且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那种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品格和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