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 发表于 2020-12-23 05:59:36

中、短篇小说创作谈(4)(《野老杂文选》之十七)

(四)注重结构设计,使小说更富艺术性小说的结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去设计小说结构?这是小说创作中最艰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检验着作家架构能力的強弱啊。
  小说的结构是什么呢?百度上是这样说的:
  “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结构一部小说的过程,就是小说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的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
  从百度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任何小说来说,结构即结构布局,其本质均是对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的有机艺术组合。打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就是盖房子的砖、瓦、木料、沙子、水泥等建筑材料,小说家就是设计并施工的建筑工匠,你是设计盖座平房,还是设计盖座小楼,你设计盖房的过程与工序就是小说的结构过程。
  那么,小说的结构它又包含着哪些内容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我个人认为,它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小说的线索(单线或复线,以此展开故事情节)。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章节的安排(分章节或有小标题等)。
  叙述的方式方法(顺叙或倒叙或插述、补叙)。
  叙述的角度(正面或背面、侧面)。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不仅能找到相应的叙述起点,还能吸引住读者;好的结尾会是意料之中而又意料之外,余音袅袅,余味绵长)。
  小说叙述的衔接与过渡(情节的承接与转折等)以及内容的详略(能表现人物性格与主题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小说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来写环境(叙述、说明或描写等)。
  小说运用什么手法来刻化人物性格(叙述、描写、说明等)。
  小说的语言艺术与地域特色(语言风格与创作的地域性标志)。
  大体上来说,小说结构的内容就包括以上这十个方面。
  小说结构的方式是指小说总体是用何种结构形式组织全篇。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引用百度上的讲解如下):
  A.单线型结构
  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有头有尾的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这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传统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其实也在目前的中外小说创作中广泛使用。特别在我国,不仅在短篇、中篇中广泛使用,在长篇中也是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短篇小说《伤痕》写晓华在突然变故的打击之下,断绝了和母亲的关系,十六岁就下了乡。可是“叛徒母亲的黑锅”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入不了团,连和男朋友好下去的勇气也没有了。打倒“四人帮”后,她在母亲病危的情况下赶回上海,可是母亲已经病逝。整个故事只有一条线索,就是晓华的遭遇。(《伤痕》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
  美国夫里•科尔曼的社会问题小说《克莱默夫妇》(大中篇)提出了西方社会存在的“家庭崩溃”的社会问题,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成为畅销书,共主要情节线索只有一条,即将德和乔的关系及儿子的抚养问题,结构形式也是单线型的。
  这种结构有两个特点:
  第一,多是围绕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描写。《乔厂长上任记》、《小镇上的将军》、《悠悠寸草心》、《如意》、《蝴蝶》、《大墙下的红玉兰》、《蒲柳人家》、《张铁匠的罗曼史》、《人生》等中篇、短篇小说就是这样安排情节的。长篇小说,围绕一两个人物单线型地组织情节也有不少,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磋蛇岁月》(人物略多,主要情节线索仍然是单线型的)、《英蓉镇》等。
  第二,作品只安排一条线索。上面是从人物安排上说的,这里则是从情节线索安排上进行分析。这条单线要贯穿始终,没有第二线索干扰,更没有两条以上线索穿插。中国古典小说,如“三言”、“二拍”中记述的大量短篇小说大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小说的情节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次第展开,环环相扣,所以它的结构形式也可以说是“链条式”的。
  B.复线型结构
  小说安排的线索有两个,就构成复线式结构。《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线索就有两条:一条以涅伦斯基和安娜•卡列尼娜为主;一条以列文为主。长篇中的线索往往在两条以上(不全如此);中篇、短篇中也可以有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线索就有两条——存妮一条、荒妹一条。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在长篇中,这种复线型结构,出于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短篇小说大多只有一条线索,不采用复线型结构)
  C.辐射型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作者的“透视点”很集中,整篇小说的情节线索都从这一点散射出去。王蒙和谌容的一些作品这种方式运用得很娴熟。典型的文例是《人到中年》,小说的复杂内容是从陆文镕躺在床上的朦胧追忆中散射出去的。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方式。
  D·情特型结构
  有的小说,在结构上,看不出情节线索,故事性不强,或根本无故事性可言,只写一些事,全篇侧重于作者情绪的抒写。组成小说结构的主要部分就是主人公情绪意识描写。它用以吸引读者的并不是生动的情节,而是流动的意识,对细节的精彩描绘和对感情的细致生动的抒写。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形式。所谓“无情节小说”,采用的也是这种结构形式。
  当代年国内小说创作中,不少作者在作品中,或局部或整体地运用这种结构形式,不注重情节,不讲故事,如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等,又如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使情绪贯彻全篇,成为组织小说材料的无形线索。
  还有回环型、蛛网型、板块型等结构形式,一是长篇小说多采用,二是不符合中国传统中、短小说的创作,故在此不赘述。
  在布局谋篇时,还要考虑小说叙述的人称、叙述的方式方法,以及小说叙述点、章节按排等。
  小说在叙事时,如果采用第一人称,让人感觉真实,犹如作者与读者面对面地在交流勾通,但是它具有视野的局限性,也无法去叙写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而釆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是作者站在高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全方位的,什么都能写。也有采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但极少。一篇小说究竟采用第几人称来叙述,这要根据小说承载内容与小说家的需要来确定。
  小说叙述的方式方法,往往是与小说的叙述点密不可分的。从什么地方下笔,值得小说家去思考,这个叙述点的确定不仅要能切中主要事件,还要吸引住读者。这样,是运用顺叙,还是运用倒述,也就很清楚了。
  小说的章节,也需安排好。有的小说不分章节;有的采用一二三……来标识;有的釆用第一章第二章……来标识;有的采用小标题来标识;……还有的在前文加“题记”、后文加“后记”等。章节的安排也要看小说承载的内容与作者的需要来确定,但一定不要画蛇添足。
  小说的开头、结尾与过渡以及内容详略等常识性的知识在此不赘述。小说运用什么手法来刻化人物性格、小说的语言艺术与地域特色等内容留在下两讲中来谈。下面重点来谈两点:
  一是小说的环境如何写。社会环境有时贯穿全文的字里行间,有时是有专门的句子、段落甚至章节来交待代,它可以用叙述、说明、描写等方法来写。而自然环境则大多是用说明、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写的,比方人物的住所、自然景物等。
  二是叙述的角度。叙述故事时,有正面、背面、侧面之分。刘照玉先生极力提倡去写故事的背面、侧面的东西,不去写正面,因为只有去写故事的背面或侧面,才会放大故事的正面,给读者的“留白”才会更多,小说才更具艺术性。
  我的短篇小说《回家》,就是尝试这种写法的。小说不去从正面写事情的真相,而是全力去写主人公唐诗的心理与痛苦的,从而展现事情的正面,也让读者去想象,把一些空白留给他们去创作。主人公唐诗经历了煎熬、挣扎的心理路程后,听了饭店老板的一席谈,清醒了,释然了,最后接到妻子宋婉一个短信欣然回到家里。这篇小说不仅是写背面,而且写生活,更在写人性,尤其留给读者去创作、思考的东西有许多的。
  有位很有名气的作家曾说,写小说难就难在结构的设计上,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上,小说更是如此。思想性,是由小说的题材、内容、主题来体现的,而其艺术性则是由结构的多方面来呈现的。因而,我们说,要注重结构的设计,使小说更具有艺术性。

陈林先 发表于 2020-12-23 09:18:39

欣赏于老师力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短篇小说创作谈(4)(《野老杂文选》之十七)